秋天小说

秋天小说>华娱:从选秀顶流开始 > 第七章 加麻大遍地是好人(第1页)

第七章 加麻大遍地是好人(第1页)

晚上十点半,首映礼圆满落幕,回家度过了一个化身死神挨个敲响房门收割灵魂、随后又COS天神下凡一锤四的蘸豆之夜。

翌日下午,沈倦便来到了新专二单《KillBill》MV的拍摄地点,跟摄制组成员汇。。。

飞机降落在昆明长水机场时,晨雾还未散尽。林然提着录音设备箱走出舱门,冷风裹挟着山间特有的清冽扑面而来。江临跟在他身后,步伐缓慢但坚定,手里攥着那份来自山区小学的邮件打印件,边角已被他无意识摩挲得微微卷起。

“你说他们会不会害怕?”江临忽然开口,“突然见到我们,会不会觉得是负担?”

林然回头看他一眼,嘴角微扬:“你担心这个?我记得当年你在瑞士住院,一群病童听说‘写《等你回来》的人来了’,冲进病房要签名,你还给他们弹了半首《小星星》。”

江临轻笑:“那是化疗后手抖得厉害,弹得乱七八糟。”

“可他们说,那是最好听的一版。”林然拉住他的手腕,“你看,音乐从来不在乎技巧多高,它只问真心真假。这群孩子唱跑调了,但他们的声音比任何榜单冠军都干净。”

车驶向山区的路上,山路蜿蜒,颠簸不断。江临靠在窗边,脸色略显疲惫,却始终盯着窗外飞逝的绿意。远处群山如墨,云雾缠绕其间,仿佛天地之间只剩这一条通往未知的小路。

“我昨晚睡不着,把那段童声反复听了十几遍。”他低声说,“有个小女孩的声音特别亮,像是拼尽全力在喊。她在唱‘只要唱歌,远方的人就会听见’的时候,破音了……但我听得心口发紧。”

林然没说话,只是轻轻将保温杯递过去:“喝点热水。等到了学校,你想怎么录就怎么录,不用赶时间。”

抵达小学已是午后。这是一所建在半山腰的村小,五间教室,两排宿舍,操场是黄土夯实的空地,旗杆歪斜,国旗褪色。几个老师站在门口迎接,神情拘谨又激动。

“孩子们一早就排练了。”校长搓着手说,“但他们没见过专业歌手,有点紧张……怕唱不好。”

“不会的。”江临温和地笑了,“是我们来学他们。”

学生们被召集到操场上。三十多个孩子,穿着洗得发白的校服,脸蛋红扑扑的,眼睛亮得像星子。当听说林然和江临就是那首“让爸爸妈妈听见”的歌的作者时,全场爆发出一阵欢呼,随即又害羞地低下头。

“我们先不录音。”林然蹲下身,平视一个扎羊角辫的小女孩,“你们想不想知道,我是怎么写出那首歌的?”

孩子们齐齐摇头。

“因为我也有过没人听我说话的时候。”他声音很轻,“小时候家里穷,爸爸生病,我觉得自己像个累赘。后来我写了第一首歌,没人愿意听,我就在天台上唱给风听。有一天,一个人对我说:‘你唱得不好,但我知道你在痛。’从那天起,我不再是为了被喜欢而唱歌,而是为了不让别人像我一样孤独。”

寂静中,一个小男孩举起手:“老师,那你现在还孤独吗?”

林然怔了一下,回头看江临。后者正望着他,眼神温柔而笃定。

“曾经很孤独。”他说,“但现在不是了。因为有人愿意陪我一起写歌,一起走很远的路。所以今天,我们也想陪你们写一首属于你们自己的歌。”

江临接过话:“我们可以把它做成专辑的第一首曲目,名字叫《第一声》。你们每个人都可以参与作词、作曲,哪怕只会哼一句,我们也认真记下来。”

孩子们的眼睛一下子亮了。

接下来的两天,他们在教室里支起简易录音设备。没有隔音棚,没有监听耳机,只有手机支架固定着麦克风,背景里还能听见鸡鸣狗吠和风吹树叶的声音。但这丝毫不影响孩子们的热情。

一个叫阿?的女孩用傣语写了一段副歌,意思是“月亮照着妈妈走的路”;一个总沉默的男孩画了一幅五线谱,上面全是他自己发明的音符符号,解释说这是“心跳的声音”;还有个一年级的孩子坚持要在歌里加入“咯咯”的笑声,说那是妹妹学会走路那天发出的声音。

江临一笔笔记录,甚至为那个自创乐谱的孩子重新设计了一套节奏型,将其融入编曲。林然则带着孩子们一遍遍试唱,调整气息,教他们如何把情绪放进声音里。

第三天清晨,他们决定正式录制合唱部分。

天刚蒙蒙亮,阳光透过薄雾洒在操场上。孩子们站成三排,穿着最整齐的衣服,胸前别着野花编成的小花环。林然站在前方打拍子,江临坐在便携电子琴后,手指搭在琴键上,深吸一口气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