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光径直没入了王希的眉心。
而旁人,哪怕是「东灵子」张应龙这样的强者,也根本没有察觉到异样。
待王希检视脑海,他发现,那团金光熠熠生辉,心中不由有了猜测:
‘看来,这是把马克?范的招。。。
雨还在下,没有停的意思。我站在阳台上,烟灰被风卷走,像一句未完成的遗言。远处城市的灯火在水雾中晕开,像是无数个故事正从纸页里渗出,浸染现实的边界。
我忽然想起小时候,父亲总在深夜伏案写作,台灯的光圈里只有他颤抖的手和稿纸沙沙作响。那时我不懂,为什么他写的东西从不发表,也不许我翻看。现在我知道了??有些文字不能见光,一见光就会活过来,钻进读它的人脑子里,改写他们的记忆。
就像这本《信使之书?叁》。
我掐灭烟头,回到书房,把那本黄铜钥匙取出的笔记本平放在桌上。它的封皮已经磨损,边角翘起,却依旧挺括如初。我轻轻翻开最后一页,在“未来的你”那行字下方,发现还有一行极淡的铅笔字迹,几乎要消失在纸纤维之间:
>“当你读到这里,请替我说一声:对不起。”
我的心猛地一缩。
对不起?对谁?
我闭上眼,任思绪沉入那些不属于我的记忆??陈默点燃路灯时指尖发黑的模样;林远背着邮差包穿行于雪夜的身影;灰雀坐在地铁末班车最后一排,低头抄录别人梦话的侧脸……还有那个蓝裙女孩“念”,她在桥洞下长大,听着七位执笔者轮流讲故事,直到某一天,她开始自己写。
他们都在等一个人来接棒。
而这个人,必须既是读者,又是作者;既是容器,又是火焰。
我睁开眼,打开录音笔,对着麦克风低声说:“‘对不起’这句话,是谁留下的?”
波形图依旧死寂。
但下一秒,电脑屏幕自动亮起。不是我开机的,是它自己醒了。
文档《信使之书?叁》正在自动编辑。光标飞快跳动,一行行新文字浮现出来,笔迹与我完全不同,却带着某种熟悉的韵律??像是用我的手,写着另一个人想说的话。
>**【静默期记录?片段二】**
>时间:第382次轮回+1天04:59
>地点:执笔者居所书房
>事件:意识回流启动。
>执行者:苏晚(临时载体)
>备注:检测到主体情感锚点稳定,允许部分记忆逆向注入。
>警告:过度共鸣可能导致身份解离。
>建议立即执行“命名仪式”。
苏晚?
那个曾在《共述法典》附录中被提及、因擅自修改角色命运而遭“叙事清除”的女作家?
她也回来了?
我盯着屏幕,喉咙发干。就在这时,手腕上的墨色纹路再次发热,那些摩斯码般的细线缓缓蠕动,重组为新的句子:
>“她说的每个字都是真的。”
>“包括她删掉的那一页。”
我猛地起身冲向书柜,翻找父亲留下的旧物。在一个尘封的铁盒里,我找到了一叠泛黄的手稿复印件,标题是《信使之书?壹》,署名正是“苏晚”。可这本书从未出版过,我也从没见过。
我颤抖着翻开第一章:
>**主角:阿七**
>**身份:失语症患者梦境搬运工**
>**能力:能听见他人遗忘的对话,并将其编织成新的情节*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