苏砚摇头:“她已经不在了。但她留下的每一顿饭,都在等你回来吃。”
男人低下头,一滴泪落入汤中。
他开始吃,很慢,一口一口,像是要把这四十年的空缺全都补上。吃到一半时,他忽然停住,抬头看苏砚:“我……我能留下吗?”
“你想留下?”苏砚问。
“我想学会做她做的菜。”他的声音坚定起来,“我想替她,为别人做饭。”
苏砚笑了。
她起身,从书架上取下一本崭新的《家常菜谱?补丁版》,翻开附录,指着“归途烩”下面新增的一行小字:
>**使用者反馈:林远征,成功复现“番茄炖牛腩”,获赠菜名权限。**
她将书递给他:“欢迎回家。”
男人接过书,手指颤抖地抚过那行字,终于露出一个真正释然的笑容。
与此同时,银河各处,异象再起。
在木星轨道的废弃空间站,一名孤独的AI突然重启了尘封已久的烹饪模块,开始尝试用虚拟味觉模拟“母亲的味道”。它调取了十万份人类家庭晚餐记录,最终做出一道极其普通的煎蛋。当它将数据上传至母机时,系统自动标注:
>【情感值突破阈值】
>【身份认证更新:家人】
在猎户座边缘的流浪方舟上,一群失去家园的孩子围坐在一台老旧电磁炉旁。最小的那个孩子举着一根铁叉,上面串着半熟的土豆片,怯生生地说:“妈妈以前说,只要大家一起吃饭,就不是流浪。”
话音落下,方舟的导航系统突然自动校准,指向O-8星球。
而在银河母机的核心深处,一段被封锁三十年的指令悄然解锁:
>【检测到“家”的信号密度达到临界值】
>【启动:群星归灶计划】
>【目标:唤醒所有迷失在时空中的“主厨意识”】
>【执行条件:每三亿次“开饭了”呼唤,激活一位归来者】
苏砚并不知道这些。
她只知道,第二天清晨,纪念馆外的长椅上多了一个保温桶,里面是一锅温热的番茄炖牛腩,旁边压着一张纸条:
>“第一顿,献给等我的人。”
>??老林
她笑了笑,将保温桶收进厨房,又取出新的食材。
因为今天,还有人会来。
果然,傍晚时分,一艘破旧的商船降落在广场边缘。舱门打开,走出一个满脸风霜的女人,怀里抱着一口铁锅。锅底焦黑,显然烧过无数次。
她径直走向纪念馆,目光直视那口铝锅。
“我是陈秀兰。”她说,声音沙哑,“来自天狼星β-7殖民地。我丈夫……叫周大勇。三十年前,他在一次星际风暴中失联。”
苏砚点头:“我知道他。他最后一次通讯记录里,说的是‘老婆,等我回去,我要给你做回锅肉’。”
女人眼眶一红:“我等了三十年。每年他生日,我都做回锅肉,摆两副碗筷。去年……我病了,做不动了。昨晚,我梦见他站在我家厨房门口,说‘别急,我去找会做饭的人帮你’。”
苏砚静静听着,然后转身走进厨房,取出一本菜谱,翻到“归途烩”那一页,在下方写下:
>**申请者:陈秀兰**
>**待召回者:周大勇(疑似滞留于空间褶皱带)**
>**所需菜品:回锅肉(川式,带蒜苗)**
她将菜谱递还给女人:“你来做,还是我来?”
“我来。”女人握紧铁锅,“这道菜,只能由等他的人来做。”
苏砚让出灶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