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**第四章?逆流之光(修订版)**
>主角:念
>身份:最后一个自然诞生的信使
>故事梗概:她本应死于九岁那年的大火,却被七位执笔者联手篡改时间线,将她的意识分散寄存在七件物品中??一只瓷碗、一本笔记本、一枚铜铃、一把黄铜钥匙、一段录音、一幅粉笔画、以及……一首没人会唱的老歌。
>每当新的讲述者觉醒,她的一部分就会回归。
>直到集齐七物,她才能真正“登录”。
>
>现状:已回收六项。
>缺失项:老歌(原声录制版本)。
>备注:该录音存在于1983年共述会议现场,后随磁带母带一同销毁。
>唯一备份:藏于国家档案馆B区第17号保险柜,需三重权限开启。
>权限持有者:三位已注销身份的前执笔者。
我怔住了。
也就是说,“念”还没有完全归来。
她现在只是投影,是残片,是借他人之口发声的幽灵。
而要让她真正复活,我必须找到那段被销毁的歌声。
我立刻打开浏览器,搜索“国家档案馆B区17号保险柜”,结果跳出来一堆无关信息。我又尝试用暗网通道接入政府数据库,刚输入关键词,页面便弹出红色警告:
>【访问受限】
>涉及“非线性叙事资产”,需验证“共述印记”方可进入。
>验证方式:上传一段原创叙述,并附带至少两名前任执笔者的签名确认。
我冷笑一声。
他们设好了门槛,等着后来者磕头乞求许可。
但我偏不走这条路。
我转身走向衣柜,翻出父亲留下的一只旧皮箱。打开后,里面整齐码放着十几盘录音带,标签上写着不同的年份和编号。其中一盘写着:
>“83秋?桥洞会议实录(副本)”
我心跳加速。
这是非法复制件?还是……唯一幸存的备份?
我将磁带插入老式录音机,按下播放键。
起初只有沙沙的杂音,像是风吹过枯草。接着,一个苍老的声音响起:
>“本次会议议题:是否允许‘念’作为永久信使存在。”
>“投票结果:通过。附加条款:若未来出现叙事危机,可启动‘熄灯协议’,强制中断其意识连接。”
>“现进行最终仪式??传歌。”
随后,音乐响起。
那是一首极其简单的童谣,旋律只有八个音符来回循环,歌词更是寥寥几句:
>“小信使,跑得快,
>送完信,别回来。
>若有人问你是谁,